政府也会帮助太阳能企业增加年销售额,它的目标是到2015年至少有一家企业能达到1000亿人民币的年销售额,有三到五家企业能达到500亿。
依托得天独厚的自然优势和地理优势,贵州省威宁自治县大力发展风力发电、太阳能光伏发电等新能源项目,预计在十二五期间开发建设总装机容量达到100万千瓦的贵州太阳能光伏发电站,引领经济快速发展。威宁地处云贵高原,风力资源尤为丰富,目前已探明可开发的风力资源达100万千瓦以上,且年均日照时间超过1812小时,太阳能资源非常丰富,被气象学界誉为阳光城。
丰富的风能和太阳光能资源为威宁的新能源开发提供了优越的条件,2010年来,威宁已引进华能集团、国电龙源贵州风电公司等大型企业投入30余亿元,在百草坪、马摆大山、西凉山建设装机容量达40万千瓦的3个风电场,现已正式并网发电。据了解,2011年11月,威宁与中电投贵州金元集团签约150亿元,预计在十二五期间开发建设总装机容量达到100万千瓦的贵州太阳能光伏发电站,前期工程正在抓紧进行中,新能源的落地开发将为地方经济发展注入新鲜血液对上澎来讲,现在资金充足,就有资本不去理会来自外界的干扰。所以在上澎的中长期规划中,加快产业垂直整合步伐,加快全球生产和销售网络的布局成为了重要一条。但在吴昆旭看来,时下只拼比光伏产品转化率并无意义,最重要的是成本。
这个追加投资的前提是30MW的生产线调试成功,产品合格。而美国第一太阳能公司的产品,其成本为0.75美元/瓦,组件转化率仅为11.7%,这也使得上澎托大的嫌疑变得愈演愈烈智能硅真相上澎太阳能从未公开过其智能硅技术的具体细节,仅仅从其官方网站的表述中就令人对其技术的先进性产生一定的怀疑。记者2月24日获悉,《北京市太阳能热水系统城镇建筑应用管理办法》自2012年3月1日起施行。
太阳能热水系统建筑应用的经济技术指标和设计安装要求纳入本市地方标准,重要指标和要求作为强制性条款规划中称,近年来全球经济发展存在动荡形势,一些国家的新能源政策出现调整,相关补贴纷纷下调,对中国光伏产业发展有较大影响。近年来全球光伏产业增长迅猛,产业规模不断扩大,产品成本持续下降。2009年全球太阳能电池产量为10.66吉瓦(GW),多晶硅产量为11万吨,2010年分别达到20.5GW、16万吨,组件价格则从2000年的4.5美元/瓦下降到2010年的1.7美元/瓦。
二是国内光伏市场尚未大规模启动,产品主要外销,可能引发倾销疑虑。2007~2010年连续四年产量世界第一,2010年太阳能电池产量约为10GW,占全球总产量的50%。
十一五期间,中国太阳能电池产量以超过100%的年均增长率快速发展。1家年销售收入过千亿元的光伏企业,3~5家年销售收入过500亿元的光伏企业。2月24日,工信部发布《太阳能光伏产业十二五发展规划》称,到2015年,光伏组件成本下降到7000元/千瓦,光伏系统成本下降到1.3万元/千瓦,发电成本下降到0.8元/千瓦时,光伏发电具有一定经济竞争力。到2015年形成:多晶硅领先企业达到5万吨级,骨干企业达到万吨级水平。
3~4家年销售收入过10亿元的光伏专用设备企业。工信部表示,十二五期间,光伏产业保持平稳较快增长,多晶硅、太阳能电池等产品适应国家可再生能源发展规划确定的装机容量要求,同时积极满足国际市场发展需要。三是中国相关标准体系尚不完善,存在产品质量水平参差不齐等问题。导致上述问题的主要原因有:一是中国太阳能电池成本优势明显,对国外产品造成压力。
同时,欧美等国已发生多起针对中国光伏产业的贸易纠纷,类似纠纷今后仍将出现。中国太阳能电池产品90%以上出口,2010年出口额达到202亿美元。
此外,到2020年,光伏组件成本下降到5000元/千瓦,光伏系统成本下降到1万元/千瓦,发电成本下降到0.6元/千瓦时,在主要电力市场实现有效竞争。太阳能电池领先企业达到5GW级,骨干企业达到GW级水平
日前,扬州光电产品检测中心光伏防火检测项目顺利通过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委员会(CNAS)现场评审,成为国内唯一通过CNAS光伏防火检测项目评审的光伏检测实验室。在全球面对欧债危机,美国经济不振的形势下,光伏产业国际形势不容乐观,对光伏产品的质量要求将更加严格,只有瞄准国际最前沿检测技术,确保检测水平始终处于国际领先地位,才能为我国光伏产品应对国外技术性贸易措施、顺利走向国际市场提供坚实有力的技术保证。据悉,扬州光电产品检测中心是经国家质检总局批准筹建的全国首家国家级光电产品检测重点实验室,主要从事光伏和LED产品从原料到成品的全系列检测服务,其光伏检测实验室属全球最大,配备了数百台套世界顶尖的设备。评审专家对光电中心给予了高度评价:光电中心光伏检测防火实验室是国内唯一通过CNAS评审的专业光伏防火检测实验室,这在国际光伏CBTL实验室中也是少见的高纯硅、多晶硅,是生产太阳能电池、光伏组件的上游产品,东阳光新项目的开工,让同在宜都的九州方园新能源公司感到振奋。九州方圆公司生产部单晶一厂厂长詹文平说:目前我们公司生产的太阳能电池片,能把18.7%的太阳光转换成电能,这个技术目前在国内和国际上处于领先地位,这也造就了我们公司今年的生产订单源源不断。
日前,东阳光公司年产十万吨高纯硅项目,在宜都破土动工,标志着这家落户宜都十二年的企业,开始进军太阳能光伏产业。在湖北省宜都市,随着一批重点项目的开工和投产,太阳能光伏这一朝阳产业,带动了当地工业经济转型升级、科学发展。
上游产品源源而至、上下游产业链有效对接,看到企业抱团发展的美好前景,九州方园新能源公司加快技术创新步伐,抢占市场的信心和实力更足了。宜都东阳光公司办公室主任郭军说:最终打造十万吨高纯硅,五万吨的多晶硅,一万吨的单晶硅,形成一个完整的太阳能光伏产业链。
只有手掌大小的一块太阳能电池片,正在为一个新兴产业的壮大,注入源源不断的能量。到十二五期末,宜都市太阳能光伏产业年产值,将突破300亿元,占当地工业经济总量的四分之一,宜都也将成为国内最具规模的太阳能光伏产业基地。
宜都市委书记庄光明说:太阳能光伏产业它每年都有很多技术上的提升,我们在引进这些项目的时候,瞄准的是实力很强的企业、产品,盯住的是这个行业里面技术水平最高的团队,所以我们讲宜都跨越发展,转型发展是必由之路,抓好光伏产业是我们这几年的一个重点。九州方园新能源公司董事长张崇超说:直接影响到光伏发电成本的下降,现在多晶硅材料是20万一吨,如果它降到15万,五年以后光伏发电电价跟煤发电电价是相同,运用光伏电站的用电就很普及了。如今在九州方园新能源公司,平均每分钟,就有14片太阳能电池片诞生,每周生产40多万片电池片,出口到欧洲、中东地区。这家生产太阳能电池产品的企业全部达产后,每年需要使用8000吨多晶硅,今后就可以在东阳光公司就近采购,便于企业更好的控制生产成本。
有了像东阳光、九州方圆这样的重点企业强力支撑,太阳能光伏产业在宜都正日益发展壮大这意味着中国光伏产品在国外市场连连受阻后,又要面临新的挑战。
本届论坛将聚焦全球光伏市场现状,探讨如何实现中国封装材料企业的国产化与转型的实践战略。进入2012年,随着战略性新兴产业规划的全面发布,光伏行业外冷内热将使得中国光伏市场的发展驶入快道。
2011年欧债危机全面爆发,欧洲大国财政日益紧俏,多个国家也宣布了光伏补贴削减计划。届时将有100位国内外EVA树脂、PVB树脂生产企业,EVA胶膜和背板背膜生产企业,国内太阳能电池组件厂,有机硅胶,助剂、设备及技术供应商等共赴杭州共襄盛举。
而中国光伏应用市场的迅速崛起,能否开启中国封装材料企业的融冰之旅?2012第二届太阳能电池封装材料产业高峰论坛将逐一解答。机遇与挑战并存,2011年中国光伏市场一步跨入吉瓦时代,不少太阳能厂家暗潮涌动,正在纷纷酝酿复工增产。【中国能源网讯】继2011年首届会议成功召开之后,易贸第二届太阳能电池封装材料产业高峰论坛将于2012年3月15日-16日在杭州召开。2012第二届太阳能电池封装材料产业高峰论坛在此机遇下将聚焦以下行业热点:欧洲光伏增速放缓,双反调查接踵而至,拷问中国光伏行业自强不息。
十二五目标再度上调,未来5年走上快车道是误判还是挑战?中国光伏市场异军突起,能够支撑寒冬中的封装企业走向下一个春天?优胜劣汰,适者生存--透析胶膜行业结构调整的新格局成本与利润的博弈--值得中国背板企业沉思的意外转机回顾2011,来自台湾塑胶工业股份有限公司的陈荣裕先生,可乐丽国际贸易有限公司的销售经理郭鑑铭先生,苏州中南(汇通)太阳能材料技术有限公司的副总经理林建飞先生,河南思可达光伏材料股份有限公司销售部总监杨海洲先生,福建文创太阳能科技公司总工程师孟昭渊先生,Solarbuzz在中国的分析师廉锐先生,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光伏专委会委员高级工程师刘耀华先生,苏州中来光伏新材股份有限公司的副总经理夏文进先生,阿特斯阳光电力科技有限公司首席技术专家周承柏先生等知名企业的重要嘉宾做了精彩发言与分享。本届论坛由易贸商务主办,杭州鑫富节能材料有限公司作为首席赞助和战略合作方全程参与
而中国光伏应用市场的迅速崛起,能否开启中国封装材料企业的融冰之旅?2012第二届太阳能电池封装材料产业高峰论坛将逐一解答。这意味着中国光伏产品在国外市场连连受阻后,又要面临新的挑战。
届时将有100位国内外EVA树脂、PVB树脂生产企业,EVA胶膜和背板背膜生产企业,国内太阳能电池组件厂,有机硅胶,助剂、设备及技术供应商等共赴杭州共襄盛举。本届论坛将聚焦全球光伏市场现状,探讨如何实现中国封装材料企业的国产化与转型的实践战略。